|簡體中文

比思論壇

 找回密碼
 按這成為會員
搜索



查看: 3127|回復: 2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世界十大倒塌天然奇岩 [22p]

[複製鏈接]

3510

主題

560

好友

5萬

積分

管理員

溫馨 寬容 秩序

Rank: 9Rank: 9Rank: 9

  • TA的每日心情
    開心
    2021-6-30 11:08
  • 簽到天數: 3171 天

    [LV.Master]伴壇終老

    推廣值
    38
    貢獻值
    47744
    金錢
    214380
    威望
    50727
    主題
    3510

    管理員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3-3-25 20:57:44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据国外媒体报道,一些世界上最美丽、最奇特的天然岩层,往往也是最脆弱的。正是这种易碎的特性成就了它们美丽、奇特之处。尽管它们曾经傲然耸立了千百万年,但在风吹、侵蚀和重力作用下,最终也难逃倒塌的命运。以下就是十大著名的倒塌天然奇岩。( ^  ?  _3 D) h' ?6 r
      1. 美国内华达州短命拱岩
    + R0 M6 g' d% w' P$ P1 G/ U 1.jpg " f- B! k8 w1 K2 A: l- V
    美国内华达州短命拱岩
    ; n* v+ ?% Y; j( h% ^, q. n1 G 2.jpg 8 t& ~2 B1 f6 L4 b: u. f
    短命拱岩过去曾经是内华达州火谷州立公园中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 r) _; n0 y9 u  K  Q; {( a+ F
      最近倒塌的著名天然岩层就是本图中的短命拱岩。岩如其名,短命拱岩终于于2010年5月26日兑现了自己名字的蕴意。短命拱岩过去曾经是内华达州火谷州立公园中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短命拱岩本身相对较小,只有6英尺(约合1.8米)高、5英尺(约合1.5米)宽。但是,由于它座落于一块40英尺(约合12米)高的岩层之上,因此在空旷的沙漠背景中,短命拱岩显得鹤立鸡群。短命拱岩也被昵称为“龙”,因为有的人认为它看起来很像是一条雌性龙正在喂养自己的后代。
    - S( R7 l$ D7 x% ]3 S
    % A+ `4 B5 d" ?+ m  2. 西班牙加纳利群岛上帝手指
    - G1 M+ b2 n6 g4 n 3.jpg ' I* |4 {( o) X: ]# j
    西班牙加纳利群岛上帝手指3 Q( J! K8 U7 A2 X9 _1 L
    4.jpg
    4 d! K/ h, x& t1 }( ]  这块岩石看起来很像是一根指向天空的手指,这一独特的造型至少已形成了20万到30万年( V7 f2 ?3 t( q% q6 H7 L
      “上帝手指”位于西班牙加纳利群岛阿加特镇的海岸边。目前,“上帝手指”岩石至少大部分仍存在于该处。这块岩石看起来很像是一根指向天空的手指,这一独特的造型至少已形成了20万到30万年。“上帝手指”和周围的岩石主要由玄武岩组成,历史大约有1400万年。2005年11月,当热带风暴“德尔塔”袭击加纳利群岛时,狂风摧断了“上帝手指”的指尖部分,并将其卷入了大西洋之中。西班牙政府曾经考虑重建“上帝手指”,但最终决定放弃,以尊重自然规律。 $ S/ p; r- B# n# _% s
    & `4 ]3 a# F9 U6 T3 X# z
          3. 美国犹他州墙拱
    # h* }# H: A. Y* O 5.jpg 8 l; w4 y4 e; Y! \; H
    美国犹他州墙拱
    $ ~# a1 v5 o2 x9 }+ C6 B5 v* l0 o 6.jpg ( `  e, w% q" U: g
      经历了成千上万年的风吹雨淋,以及沙漠风沙的侵袭,这处岩层最终形成了这种奇特的拱形
    5 q% j; w* v. B' G  墙拱位于美国犹他州石拱国家公园之中。经历了成千上万年的风吹雨淋,以及沙漠风沙的侵袭,这处岩层最终形成了这种奇特的拱形。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如此壮观、迷人的奇景,直到1948年后才有少量的文字记载。更遗憾的是,仅仅60年后,即2008年10月4日的夜间,这座拱岩轰然倒塌。墙拱的中心横梁已成为一片碎石和尘埃。在石拱国家公园中,共有大约2000处天然石拱。这些石拱大小不等,奇形怪状,常常令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墙拱是其中最壮观的石拱之一,它的拱门宽度达71英尺(约合22米),高度约为33.5英尺(约合10米)。  @9 B2 n5 i/ H% @; J, ?# j- y! ^
    " n$ i9 d- X, \5 a2 N* D
      4. 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烟囱岩& P+ M6 _4 ]+ Q. d% R
    7.jpg ! e! P: h5 g: x
    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烟囱岩0 G' ^# ?4 M( a7 h/ E
    8.jpg 5 K  `  L# C# F6 h1 l9 l+ }7 E
    烟囱岩正在经历着缓慢倒塌的过程
    : {7 }( \5 ?# o$ Z7 }6 P; o  烟囱岩国家历史遗址位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烟囱岩正在经历着缓慢倒塌的过程,其顶端是一种坚硬的沙岩。在这组照片拍摄之前,烟囱岩的顶端其实要比照片所示的高得多。经历了成千上万年的风化侵蚀,烟囱岩顶部高度不断下降。但是,雷击是造成烟囱岩大幅降低的主要原因。; l2 |- |7 J" ]/ u; J

    1 ?6 k- ~; G! P. X7 h* N* t4 J+ H2 V    5. 美国新罕布什尔州老人岩) h0 g- b* O0 t0 ?) c' x
    9.jpg
    ! m- t# x' u( D' P, z3 w: Z! A美国新罕布什尔州老人岩
      u  }! u* ^( U6 R 10.jpg
    # Y+ y! \, [0 j6 ]# M2 M6 U自20世纪20年代起,老人岩就已经出现裂缝
    & D3 N! Z8 m+ g 11.jpg
    . `( F% U# z1 ?# w( c5 {尽管人们采取了多种保护措施,但仍然无法改变其倒塌的命运。
    , E. F* V& n" ?  X5 |2 Z0 S  在新罕布什尔州纪念币的背面,你可以看到著名的老人岩和该州箴言“不自由,毋宁死”。老人岩最早于1805年被发现,现在已成为新罕布什尔州的地标性天然建筑。这块由五层红花岗岩构成的石头酷似一个凝视东方的老人头。然而,不幸的是,这位从冰河时期就已出生的“老人”仍然逃脱不了死亡的命运。2003年5月3日,老人岩最与众不同的花岗岩边缘轰然跌落。其实,自20世纪20年代起,老人岩就已经出现裂缝。尽管人们采取了多种保护措施,但仍然无法改变其倒塌的命运。
    5 d3 P% c3 Q) o: ^
    . P8 m! L: I# N) Y* q% Y" D6 ]! w  6. 冰岛守望女+ U* D7 A) N7 T8 `" H: y6 b
    12.jpg
      X; |; d0 p% F# h. B1 P! }冰岛守望女3 p, t7 ~1 v0 `& ~# N% Z/ K2 D
      在冰岛,最能感受到大自然力量的神奇。许多神奇的地形地貌也带来了各种美丽的民间传说。根据当地一个民间传说故事,图中这位坐在海边的“妇女”正在期盼自己出海打渔的丈夫平安归来。面对茫茫大海,这位痴心的妇女变成了一蹲岩石继续守候。2006年5月,也许这位妇女再也无法忍受这种长期、无望的等待,最终“纵身投海”。
    9 B! K' }3 ?2 V! E 3 Y, O4 S8 p3 z9 b  I; j( c
          7. 美国俄勒冈州跳跃乔
    ! v$ I  i) X6 B$ y; d# @5 P6 u 13.jpg / g, D. U8 p0 Q# F0 }! j
    美国俄勒冈州跳跃乔
    3 I* O" i5 `1 S' G$ | 14.jpg
    % i  ?7 _& H/ w* ]7 e这座著名的海岩,其独特之处在于拥有一个锁眼拱形5 R* u& ^8 ]# R& K* ~
      “跳跃乔”岩位于美国俄勒冈州新港附近的海滩,是一座著名的海岩,其独特之处在于拥有一个锁眼拱形。“跳跃乔”岩由相对较软的凝固沙岩组成。它由一个天然岩石堆,逐步进化成一个独立的海栈,并最终露出海面。凭借其独特的造型,“跳跃乔”岩在过去一百年中成为了许多文献和摄影作品的主角。通过这几幅图片可以看出,自20世纪初以来,这座巨大的天然杰作即将消失得无影无踪。
    ; V8 H+ K' [4 z& L; y  a# u4 M  f/ e8 ^/ t4 T& w' G' Y
      8. 澳大利亚伦敦桥, f: j" v3 Z: O# h% @# D3 l
    15.jpg
    5 ^7 B( K* u" o6 Z澳大利亚伦敦桥5 j: j0 T. n  l1 C6 a0 i: V
    16.jpg
    . b- P( V2 t# C2 q1 Z$ s# g澳大利亚伦敦桥倒塌,只留下了一个拥有单一拱门的海栈
    , K( b, ]3 a! q- ~! x 17.jpg - _- u5 W' R+ D: o7 m8 E  r$ b9 u1 X
    这座巨型岩石在当地都是一座永远难忘的地标性天然建筑2 n' P- a5 `) H4 M; e
      1990年1月15日,澳大利亚伦敦桥倒塌,只留下了一个拥有单一拱门的海栈,现在已更名为伦敦拱门。无论是当初的双拱桥,还是现在的单一拱门海栈,这座巨型岩石在当地都是一座永远难忘的地标性天然建筑。
    - W( T$ |7 G. ?8 M   J& m) L6 N9 I. V
           9. 澳大利亚耶稣十二信徒( C2 P! Y: v& B
    18.jpg " w# h# \( f) j! U7 ?
    澳大利亚耶稣十二信徒7 u8 B% S" a7 s6 e, _9 t
    19.jpg
    1 v" \( y9 o: a7 @) l1 I% C所谓的“耶稣十二信徒”其实是由9块巨型石灰石海栈组成的壮观岩石组
    ; ~1 G' S1 P" {7 N  从伦敦桥沿着大海路向前走,你会发现“耶稣十二信徒”。所谓的“耶稣十二信徒”其实是由9块巨型石灰石海栈组成的壮观岩石组。在侵蚀作用下,这组岩石在大约1000万年到2000万年间从它们原始的主岩壁上脱离出来,形成了如今的分布和形状。当然,所谓的“耶稣十二信徒”其实总共只有九块岩石,而且其中一块50米高的岩石于2005年7月3日轰然倒塌。如今,只剩下8位“信徒”仍然屹立于无情的波涛之中。" @6 |/ E: K7 \7 [+ p

    ) v& x9 @, z( B! ]& ^  10. 美国蒙大拿州针眼岩; G$ z6 F' z) _; o6 V
    20.jpg
    : p* }; v2 W9 H0 o1 ^美国蒙大拿州针眼岩& y0 r* m$ k* M3 L9 O1 Q
    21.jpg
    - w& E0 ~  l. V0 ?这座优美的拱岩位于密苏里河上游,蒙大拿州密苏拉巿附近
    8 d; H+ S0 t$ Z6 D+ ~9 ] 22.jpg
    - h8 v5 c! s* F3 K* U/ M1997年,一群醉汉竟然野蛮地将针眼岩顶部摧毁,这些作恶者至今未能找到: ~% J8 T0 r9 E" |4 V1 _
      针眼岩是一座11英尺(约合3米)高的白色沙岩。这座优美的拱岩位于密苏里河上游,蒙大拿州密苏拉巿附近。然而,这座已屹立了数千年的美丽岩石却因为人类的恶意破坏而倒塌。1997年,一群醉汉竟然野蛮地将针眼岩顶部摧毁,这些作恶者至今未能找到。关于修复针眼岩的建议也已被否决,因为许多人认为,如果针眼岩得到修复,就会向人们发出一个错误的信号,即这种独特的天然奇观很容易修复,可以随意破坏。
    * s! f, _0 D( [3 r' L
    # F- k) N+ w" D3 L, C3 n1 Q; ?


    免責聲明
    :
    1.本人所有發帖僅用來活躍論壇,請勿用于商業用途.某些貼子(含主帖及回複.包括文字圖片及音像)資料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無意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與我聯系,我會盡快修改或刪除.
    2.個人隱私相互尊重.本人不向任何人提供[包括但不僅限于]真實姓名,詳細住址,手機電話及個人近照.不接收視頻,謝絕任何名義的網友實地見面活動.網友互動請用論壇提供的方式,不要給我發QQ號碼及您的私人網址.

    9

    主題

    0

    好友

    481

    積分

    中學生

    Rank: 3Rank: 3

  • TA的每日心情
    奮斗
    前天 14:45
  • 簽到天數: 779 天

    [LV.10]以壇為家III

    推廣值
    0
    貢獻值
    0
    金錢
    2637
    威望
    481
    主題
    9

    簽到勳章 回文勇士 簽到達人

    沙發
    發表於 2013-4-11 08:13:50 |只看該作者
    挺壮观的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按這成為會員

    重要聲明: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比思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論壇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比思論壇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手機版| 廣告聯繫

    GMT+8, 2025-11-1 19:39 , Processed in 0.028484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