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錢
- 20
- 威望
- 938
- 貢獻值
- 0
- 推廣值
- 0
- 性別
- 男
- 在線時間
- 0 小時
- 最後登錄
- 2022-9-30
- 主題
- 0
- 精華
- 0
- 閱讀權限
- 50
- 註冊時間
- 2014-7-8
- 帖子
- 742

TA的每日心情 | 奮斗 2022-9-30 23:02 |
---|
簽到天數: 133 天 [LV.7]常住居民III - 推廣值
- 0
- 貢獻值
- 0
- 金錢
- 20
- 威望
- 938
- 主題
- 0
|
一、联系生活实际,有效设计数学应用题$ A1 ?, I' y/ y7 r7 w) E
在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中,实际应用的部分占据较大比* E, o2 q4 m" J2 }, m
重。结合应用题指导,培养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思维,发展知0 d" r* ^8 K- q8 | Q, T
识应用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基于此,教师应注重对应用题. }- X. B8 j+ Y ]# Z
类型的选择,结合生活情境,激发学生思考与探究的积极性。
) R, m6 @( I2 C例1 甲乙两地相距56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
* H( ~. z. {7 U# K/ E G/ d5 E. I& i每小时行48千米,另一辆汽车从乙地开往甲地,每小时行32千
" [- Q% n2 b/ H米。两车从两地相对开出5小时后,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 J. F) U8 {. d: Q$ l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场景帮助学生还原问题,并结合线段/ C. M& ]# y% u5 H
图的指导,促使学生完成情感与经验的迁移,完成对问题的解
" d/ g2 _5 t, X答,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效果。
' |- r* Y3 ~' J( P ]此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观察生活、解读生活,从生活" r8 U5 |6 K9 h$ H, |& h4 ~
中提炼并自主编创数学应用题,如要求学生从超市购物经历出% w7 w4 r9 t; |" y, v
发,结合百分数知识编创问题,并在课堂互动中完成分析与解
) }/ t/ b% B8 x0 Q' W答,从而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让学生在生活背景下
2 m0 m- Q U4 g; w' v进一步思考数学问题。
% F# G1 s$ m& Y8 g* e二、做好审题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
3 b. z3 q0 J1 ~% ?2 o审题不清是导致学生解题出错的重要原因之一。对高年, Y. x v- w8 y# m4 G
级小学生,教师应从态度与方法的角度,促使学生在做应用题3 _2 i, e8 I- L& V% f" K
时学会耐心审题,仔细审题,提高解题能力。在解答数学应用
$ G* G4 v( b: W: E; [; U- F8 H4 E题的过程中,首先,教师应要求学生端正态度,专心读题,在
3 g! N. L Y; r第一遍阅读后准确抓住其中的关键词,并标记出来,以初步确
1 n0 i- [$ X* Q5 O( `) I4 h定问题思考的方向;其次,教师应要求学生根据关键词,分析% c( P# i L0 f) f+ W2 |$ ]
主要条件,找出其中的数量关系,如路程、效率、倍数等典型$ i9 K( k6 E3 R, }! h4 k
习题中的主要元素,进一步明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再次,为1 {$ m) k$ Y( ?$ t/ C
检验学生对题目信息的掌握程度,教师应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
& {' [" \+ Q9 f# C6 d) B言复述题目,或用图形的方式进行转化,保证学生对题目的解& @, D. E: I- ]5 ^5 X9 `
析效果;最后,教师应要求学生互动交流,分享列式的结果。
% b5 Y9 l% X9 o' T4 q2 u) x* Z这样的反复训练能提高学生对审题的重视,并促使学生掌握科* b& X P, `$ o% u' X0 k" l
学、有效的审题方法,形成良好的审题习惯。
9 E$ X' G0 Q( i9 \三、注重举一反三,提升学生的探究思考5 m, h X! U9 ]0 ]. E% Z- ?$ u9 Y
在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指导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
H* U9 a4 W" K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有效教学策略探讨7 h6 \/ @: u" X4 M
杨开泽
- ?) m/ e4 P" _1 M2 s% G% k, c(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第三中学 甘肃金昌 737200)
6 R+ L$ [+ i3 G& {) q- E' L4 r思维的培养,扭转学生的思维定势[2],启发学生在多角度思考
" h/ d5 @/ R) ?% D0 h6 k中完成解答,并总结归纳典型例题,实现举一反三。
- D" r& d' h' w, d9 ]9 `# Y9 S/ E% `例2 一个工厂由于采用了新工艺,现在每件产品的成本是4 f0 Y3 x. b$ P4 Y6 d
37.4元,比原来降低了15%。原来每件成本是多少元?0 L) g3 D' l$ l6 [% n. M3 [5 a& w8 h- v
教师应要求学生拓宽解题思路,打破思维定势,从多个角
$ \! M- c1 m) ?& ]. Z3 x |& c度探究解题方案。比如,在教学指导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 x7 S: q; L5 H5 x6 r$ k
据数量关系直接写出37.4÷(1-15%)=44的算式,也可以启发学' a& O/ `' O/ w/ O, T4 U5 s
生采用设未知数的方式答题。另外,教师可以针对题目做出变
0 r4 ^0 L7 x2 i) U( t/ U6 I. g式,即转换其中的数量关系、结构内容、直接条件等,启发学
* n2 o; X* _$ f7 Q n) ]$ i% N9 q生从一道题出发,围绕百分数知识进行全面探索,在灵活解答
2 a0 g) E9 R! y% W2 _$ V4 j- D- ]问题的同时,拓宽学生的思考,在举一反三的过程中提升自主7 e9 r6 P8 s7 X( z
探究能力。, i; @. X S2 V/ J
四、要求学生检查验算,提高解题准确率! X8 h, H9 H1 T2 b
检查验算是提高学生应用题解题准确率的重要途径,也- C- ~6 W) p0 p Q, e
是学生良好解题习惯的重要体现。在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的
4 b& d0 {3 w x" ^2 o教学指导中,教师不仅要注意学生的知识学习与应用情况,而
$ ~& D! T0 ], A+ C且要注意学生的行为习惯发展情况,即要求学生进行检查与验
) Z( e/ B* i+ i5 b5 S# N) P; K算,并予以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常见
1 |7 @3 ^' P: w6 m" Y5 T% t的检查验算方法包括:代入法,即把解得的结果当作已知条件
% c: W* [) B7 k代入题目,参与计算,查看结果是否与原来的题目一致;等值 x" y' T" ]1 L
法,即找出题目中的不变量,用不同的方法解答,查看最终得3 G1 ^7 R" I! i" M& d: }( M- V
出的数量是否一致;比较法,即把问题结果与已知量作比较,# B" @' V( C3 L% w" J* u) D/ C
看是否符合题意;另解法,即采用不同的方法解答,查看是否
s3 ?% }- `; `& ?5 B7 a能够得出相同的结论。总之,无论哪种方法,对学生提升解题准
/ Q4 O5 S! I2 l5 j' c4 v确度都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应重视学生对检验方法的掌握与灵活
! h$ e: D! G% n1 t5 J运用,强调学生的习惯培养,培养其严谨、科学的学习态度。
/ _' i: ^ O1 f8 B五、做好错题指导,启发学生反思与归纳: ^( g5 { l4 Z* Z6 |: z. P3 r
在解答数学应用题时,犯错是在所难免的。在传统教学+ K. u' d. e, y2 d# _5 A, T A
理念指导下,教师对学生解题中出现的错误多持否定态度,忽
" l$ B* J$ ?9 K. }5 F5 ^, I0 ]视了错误所能体现的问题。这样的教学评价态度会让学生对错
) G& f/ u4 o, m6 j+ p* Q题产生抵触、畏惧心理。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越来越多教育
' g# X1 X& {; q工作者认识到了错题的重要价值,并从课程资源开发的角度,
$ L8 R* d* A, ~6 R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提出了要求。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转变
( m- f- {6 [8 e& C; S- }对学生错题的态度,要求学生做好错题整理与反思,即准备错
& n9 A# F4 m$ Q5 @# R' W" Z+ O. X/ J题本,将典型错题誊抄其上,并写出错解与正解,在对比中明
; t" W: z6 f# L6 D1 r6 q$ r确思路的偏差,反思自己解题过程中的问题。学生应定期翻看% u" Z5 y6 g4 |4 f
错题本,找到学习的薄弱处,加以巩固。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 {& ]* g' T/ r$ j5 L; {) q
能有效改善学生的学习态度,而且能培养学生反思与归纳的能
* c8 _& J0 w5 ]% {. `$ `力,从而激励学生通过错题不断思考、纠正与提升。8 ?" V) e' }7 n8 t9 K
六、结束语3 R$ {3 Z o5 e
总之,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应用题特
4 }4 h# q/ N& G点,设计教学指导策略,促使学生建立数学学科与现实生活的: y0 k+ b3 z- Z, h. s8 n8 X2 B4 ~. F
联系,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态度,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思维能
; {/ T* Y X: N) ?7 u力,监督学生检查验算,要求学生做好问题反思,不断总结应
; F9 K k6 V0 F3 m# Y用题的解题经验,提高数学教学实践效果。 |
|